众所周知,吕洞宾是“八仙之首”,在民间是家喻户晓,威望甚高。据宗教学者马晓宏考证,吕洞宾原名吕绍先,是唐代河中府永乐县(今山西芮城)人,祖父、父亲都是朝廷命官,而他却三次科举落榜,难以进入仕途。武瞾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已经46岁的吕洞宾第四次赴京应试。途中,在一家酒肆被“正阳祖师”钟离权点化,遂放弃应试,到终南山修道。从此,吕洞宾改名为岩,字洞宾,开始了他云游传道的生涯。因为他在民间影响巨大,64岁被御赐“纯阳子”名号。不过,民间流传的吕洞宾与马先生的考证相距甚远。传说中的吕洞宾本是李唐宗室,武则天称帝后,大肆捕杀李唐宗室,其中一位宗室子弟出逃,隐居在丹山石洞,后改姓吕,更名为岩,字洞宾。
而“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之说,其实与上述的两个吕洞宾都无关系,而是由一个流传在民间的故事产生的。
传说吕洞宾是一位很有钱的商人,他富仁兼备,怜贫惜老,乐善好施。有一年冬天,他路遇一位名叫苟杳的流浪青年,便生了恻隐之心,他把苟杳收养在自己家里,让其潜心读书,以期皇榜高中。这苟杳也真争气,整日埋头苦读,学问逐日长进。一年之后,临近考试的一天,吕家来了一位姓林的朋友。这位朋友看苟杳一表人才,便提出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苟杳。因怕影响苟杳读书,吕洞宾不想答应,便推说让苟杳决定,谁知苟杳却满口应承。林姓客人一听十分高兴,便要他们立即结婚。吕洞宾对苟杳说,成婚可以,但新婚的头三天不准进洞房,要整夜读书到天亮,他自己则要守在洞房监督。
吕洞宾把苟杳的婚事办得非常热闹和排场。待送走客人后,吕洞宾便让苟杳去书房读书,而他自己进了洞房也读起书来。新娘顶着盖头等到深夜,只好合衣而眠。如此这般过了三天。第四天,苟杳才得以进入洞房。等二人相互说明了各自的三夜状况后,他们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吕洞宾是一片好心——真心希望苟杳能应考成功,一举成名。转眼就到了赶考的日子,苟杳不负众望,考取了探花(殿试第三名),到外地做官去了。
苟杳走后一年多,吕洞宾的家里突然发生了一场大火,所有的家财丧失殆尽,只能靠亲友帮衬度日。无奈之下,吕洞宾去找苟杳,向他陈述了自己的遭遇,并委婉地提出想借点钱做点小生意。可苟杳只管天天酒肉招待,陪他到处游玩,就是不提借钱让他做生意的事。两个月过去了,吕洞宾终于忍不住了,他不辞而别。一路上,他心里特别气愤,怨恨苟杳忘恩负义、不尽人情。当他垂头丧气地走到家门口时,却惊奇地发现原来烧毁的房基上盖起了一栋新房。这时,新房里突然传出妻子凄厉的哭声。他走进新房,只见妻子正在一口棺材前痛哭。他问妻子为何如此,妻子说,“你走后不久,突然来了一群人,在咱家的房基上建起了新房。前几天,又有几个人抬来一口棺材,说是你得霍乱而死。”吕洞宾连忙打开棺材一看,里面装了一坛银子,还有一张纸,上写四句话: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多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吕洞宾一下子明白了苟杳的用意,原来是苟杳暗中慷慨地帮助他,并和他开了个不小的玩笑。
这个故事传开后,人们都知道他们才是真正的朋友,只不过他们之间曾发生过一些误会——苟杳和吕洞宾相互都产生过“不识好人心”的抱怨,但最终还是最真挚的朋友。人们口口相传这个故事,时间长了,却将“苟杳”念成了“狗咬”。于是,就形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个说法。而且,如今这个说法的用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指的是做了好事却遭到恶意报复,与“以怨报德”的意思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