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等民族特有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彝族火把节最为着名,自汉唐起,已沿袭一千多年。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是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节期三天。节日期间,少数民族同胞竞相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活动和服饰、赛马、摔跤、射箭、斗羊、斗鸡等比赛,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在旷野中游行、狂欢、纪念祖先,为来年祈福。2006年彝族火把节(四川凉山、云南楚雄)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时间:彝族、纳西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三天。
主要流行地区:四川、云南等地。
主要参与人群: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等。
节日传说
有关火把节起源的记载和传说有数十种,内容丰富,优美动人。
一是关于英雄支格阿鲁抵抗天神恩梯古兹的传说。相传天上的恩梯古兹(彝族神话中的天神)派天兵天将到凡间危害众生和庄稼,人们在支格阿鲁(彝族神话中的英雄)率领下毫不畏惧,在农历六月二十四用火把焚烧了害虫,战胜了天神,于是彝族人民把这个日子定为火把节。
二是关于英雄阿体拉巴抵御虫灾的传说。相传远古的时候,天上的一个大力士斯惹阿比和英雄阿体拉巴摔跤,阿体拉巴将斯惹阿比打败,斯惹阿比狼狈地逃回天上,在天神面前搬弄是非,于是天神不分青红皂白,迁怒于人间,派遣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巴便在农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终于把害虫烧尽。于是彝族人民把这个日子定为火把节。
除了以上两种主要的传说而外,《西昌县志》记载着另外一个传说。相传唐初的云南境内本有六个部落(六诏),处在最南端的南诏日益强大,南诏王皮逻阁意图称霸,遂邀约其他五诏首领聚会,以便一网打尽。慈善夫人是邓赕诏首领的妻子,她识破了皮逻阁的奸计,便极力劝阻丈夫不要前往。其夫不听,慈善夫人只得在他的手腕上戴上一个铁环。后来邓赕诏首领果然遭到皮逻阁的暗算,和其他几位首领被烧死在松明楼。慈善夫人闻讯痛哭欲绝。她在灰烬中根据铁环找到丈夫烧焦的尸体,并将其遗骸运送回家。皮逻阁知道了,感到十分惊奇,便欲逼慈善夫人和他成亲。慈善夫人誓死不从,在安葬其夫之后,于农历六月二十五自尽。为了纪念勇敢聪慧的慈善夫人,云南的白族人民便将这个日子定为火把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