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中国清代爱国政治家、民族英雄、思想家、诗人。出身贫寒家庭,为官清廉正直,关心民瘼,为民众所称颂,爱国爱民思想彪炳史册。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缴获和焚毁大量鸦片,并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多次武装挑衅,表现出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抗英禁烟的不朽壮举,使他名垂青史,史学界称他为“近代看世界的第一人”。
第一笔精神财富
林则徐生长在福建一户贫困的塾师家庭。其父林宾日,原名林天翰,是一位以教书为生的穷秀才;其母陈帙,又名文华,是闽中宿儒陈时庵的第五女,知书达理,为人贤惠,颇有见识。林则徐的父母共生养10个子女,长子鸣鹤不幸早逝,林则徐是次子,也是父母唯一的儿子。
林则徐的祖父林正澄也是一个穷困潦倒的教书先生,“家无一尺之地,半亩之田”,所以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幼年因生活贫穷而失学,直到13岁时才读书。但林宾日勤奋好学,自强不息,在父母相继去世、家中负债累累的情况下,“心力交瘁,犹苦志读书,终夜不寝”,终于在29岁时以县试第一考中秀才,翌年乡试补为禀生。此后林宾日虽有官府的禀生津贴和教书的微薄收入,但除了还债所剩无几,全家生活难以维持。因此,林则徐的母亲与他的姐妹们不得不长年从事女红、剪扎之类的手工劳动。林则徐自幼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半饥半寒、迁就度日”的贫困家庭中。
古人云:“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父亲青少年时不畏艰苦、顽强攻读的故事,母亲姐妹们在困苦中勤奋劳作的奋斗精神,加之自身受到的苦难磨炼,是林则徐人生的第一课,也是他从家庭教育中获得的第一笔精神财富。这为他养成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的好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整治不劳而获的“硕鼠”
父亲林宾日经常教育林则徐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人品学问,需自幼奠基。”因此,在林则徐4岁的时候,父亲把他领进私塾开始了“旁听”学习。
父亲林宾日善于运用讲故事、打比方、举例子等方法教育林则徐,使得林则徐善于发现许多疑问,经常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对这些问题,他的父亲总是很耐心地进行解答。
比如,儿子问:“人为什么要念书呢?”
父亲说:“只有念书,才能明理;只有明理,才能做好人。”
又问:“为什么要学诗呢?”
父亲说:“中国的大圣人孔夫子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诗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书里面包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是古人智能的结晶。学诗可以增长知识,提高才能。”
有一次,林则徐给父亲背诵《诗经》中的《硕鼠》一诗,刚背完,就仰起脸严肃地向父亲发问:“爹,硕鼠是什么东西呢?”
“硕鼠就是大老鼠。”
“那写大老鼠干什么呀?”
林宾日觉得这正是对儿子进行品德教育的好机会,便深入浅出地给独生子解答:“这种大老鼠不劳而获。农民辛勤耕作,它却坐享其成,你说可恨不可恨?”
“该除掉这些不劳而获的大老鼠!”
父亲进一步教育儿子:“一些贪官污吏巧取豪夺,鱼肉百姓,就像这些大老鼠。”
“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治治这些大老鼠!”儿子大声说道。
父亲林宾日对林则徐的教育不仅言传,而且常常以身作则。他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在身体力行方面注意给林则徐树立榜样。在日常生活中,父亲林宾日虽很节俭,但当亲朋、邻居有困难时,他却总是解囊相助。
父亲经常告诫林则徐:“不妄与一事,不妄取一钱。”
父亲的言传身教在林则徐幼小的心灵里转化成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后来,林则徐做了官,仍像他父亲一样清廉、耿直,作风正派,公正无私,了解民情,同情百姓疾苦,保持着不屑与贪官污吏、谗佞小人为伍的高风亮节。
到县衙打工维持生计
由于家境十分贫寒,每年只有除夕之夜,林则徐全家才能吃上一次素炒豆腐,点一次两根灯芯的油灯。平时想买本书,他都要“每典衣以购之”,可想而知生活是多么的困苦!
为了给家里增加一点收入,小小年纪的林则徐就曾到闽县衙门打工,做文书抄写员。当有人看到林则徐已能打工挣钱时,就劝他父亲:家里那么困难,就别再让儿子念书了,具有远见的父亲却“惟笑不应”。
林则徐看到父母为供自己读书而“往往漏尽鸡号,尚未假寐”,总是深感不安,于心不忍,所以经常抢着干家务活,推让吃喝,并想放弃学业以减轻父母姐妹们的劳苦。但母亲却十分严肃地说:“好男儿应该为远大的志向而奋斗,怎能以眼前的小事来表达孝心呢?把书读好了能够做大事,这才不辜负我的一片苦心啊!”
尤为可贵的是,林则徐的父母为人善良,品德高尚,同情弱者,慷慨助人,并注意对儿子言传身教这些美德。尽管林家早已家徒四壁、自顾不暇,但每当遇到比自己更困苦的人,林则徐的父母总是慷慨解囊、热心救助,先人后己、舍己为人。
有一次,林则徐的三伯父家揭不开锅,父亲把家中仅有的一点米送给了三伯父,为此林则徐一家断炊挨饿。为了不让伯父得知后难过,饿着肚子的父母却再三叮嘱饥肠辘辘的子女们不要说出去:“汝伯父来,不得言未举火。”
父母这些感人的善行和美德,这些舍己为人、急人危难的高尚身教,林则徐铭记在心,使他很小就树立了扶弱济贫的爱民思想。
父亲为其引见伯乐
林则徐自幼聪敏过人,年仅12岁就郡试第一,13岁考中秀才。父母决心把他培养成报效国家的优秀人才,所以不顾家中贫苦难支,毅然决定把儿子送进当时福建的最高学府鳌峰书院,拜不阿权贵、不肯向和珅屈膝而愤然辞官教学的郑光策为师。与此同时,父亲还为儿子引见了被后人称为“研究今文遗说”的进步学者陈寿祺,并拜其为师。
在父母及良师益友的教诲引导下,林则徐在鳌峰书院发奋攻读了七年,博览群书,大开眼界,读书报国的思想日渐明确。他曾在札记中写道:“岂为功名始读书”,摒弃了“学而优则仕”、“读书为当官”的传统思想。
林则徐20岁中举之后,父亲又经常带他参加本地一些知名学者组织的主张革新礼仪,反对繁文缛节,具有开明进步倾向的“率真会”的研讨活动。同时,父亲还给林则徐介绍了他从小就仰慕的、发配新疆却始终不屈的学界先辈林雨化,鼓励他向这位有骨气、敢抗争的前辈学习。
在父母爱国思想的熏陶下,少年时代的林则徐就对诸葛亮、李纲、岳飞、文天祥、于谦等爱国英雄深怀景仰、立志仿效……
年少的饱读诗书、父母言传身教的美德、励精图治的足迹,让林则徐成为了功垂千古的民族英雄,世人景仰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