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故事大全 > 名人故事

“俄国散文之父”果戈里是被活埋的吗?果戈里死亡之谜

发布时间:2021年2月5日责任编辑:刘小树来源:精品文摘
果戈里死亡之谜
  尼古莱·瓦西里耶维奇·果戈里(1809年-1852年),俄国19世纪前半叶最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文学流派的开拓者、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最着名的作品是《死魂灵》《钦差大臣》,他与普希金的友情与交往传为文坛的佳话。
  
  果戈里给人们留下了很多未解之谜,比如说他所患的疾病,他生前是不是患有狂躁症,比如说他死后头颅的去向,还有就是他是不是被活埋,这些至今都没有定论。其中,人们争议最多的,也是关于果戈里是否在未死亡状态下被埋葬的。
  
  1931年苏联政府决定将果戈里的墓地,从圣丹尼安修道院迁往新圣母公墓,结果在打开棺椁时发现,果戈里的尸体改变了下葬时的姿势。有人由此推断,果戈里是在未死亡状态下被“活埋”的。这些人还有一个理由,就是果戈里去世前曾有严重的昏厥症状,时常在沙发上昏睡几天不醒。所以说,很有被活埋的可能性,在这里,还有必要说一说他的疾病。
  
  果戈里所患疾病至今也无定论。医学界目前倾向于他患有躁狂抑郁性综合征,这种病多半是由其父亲遗传,表现为抑郁和情绪容易波动。很多人认为,果戈里的疾病与其辛劳创作有密切关系,尤其在写作《死魂灵》第二卷时的屡屡不顺更是加剧了他的病情。果戈里幼年丧父,终身未娶,一生坎坷。他从小体弱,一直疾病不断;他精神抑郁,心灵饱经忧患。生活的苦闷和身体的疾病造成他忧郁的性格,他总是带着忧郁的目光,流着悲切的眼泪来嘲笑统治阶级的鄙恶。
  
  还有人说,他总是讽刺当局,这也有可能让他招致活埋的结果。在写作小说的同时,果戈里也开始了讽刺喜剧的创作。1836年4月,着名喜剧《钦差大臣》在彼得堡亚历山德拉剧院上演,轰动了整个京城。该剧逼真地反映了俄国专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黑暗,从而深刻地揭露了官僚阶级的丑恶和腐朽。1836年6月,在《钦差大臣》遭到政府和反动文人的攻讦声中,加上病魔缠身,果戈里决定到国外去治病。此后来来去去,多在国外,少在故土。在国外,他一边养病,一边从事早在1835年就已开始的《死魂灵》的创作。《死魂灵》的第一部终于在1842年问世。这是一部人物众多的宏篇巨制,通过对形形色色的官僚、地主群像的真切、生动的描绘,有力地揭露了俄国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度的吃人本质,极大地震撼了整个的俄罗斯。
  
  果戈里习惯于以“笑”贯穿他一生的着作。他的笑,看一次比一次深沉、复杂,进而忧郁。那是含着泪的笑,这种笑能真正地触动人心。果戈里脸上是深深的忧郁,隐隐的苦痛。你不会在他脸上看到泪,他的泪都在心里。也正是这种“笑”,触动了当时阴暗社会的神经。后来,他回国后就更加没有了立足之地,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很可能被人暗害,在未死亡的情况下,被活埋了。
  
  关于疾病一说,以果戈里研究专家马恩为代表的学者们,却持否定观点。马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活埋的情况不会发生,因为给果戈里治病的医生是那个年代最好的,其中一位叫塔拉先科夫的医生,后来在回忆录里还详尽记录了,果戈里的病情和治疗过程。
  
  临终前,果戈里在精神上已经完全为向他施加不良影响的马蒂厄神父所控制,他说服果戈里放弃文学,献身上帝。果戈里听从马蒂厄神父的旨意焚烧了《死灵魂》第二卷的手稿,在封斋期以常人忍受不了的方式守斋,每天只吃几调羹燕麦糊和一片面包。夜里,为了不让自己做梦,他努力克制自己不睡觉。守斋的结果接踵而至,他终于大病一场。于1852年3月4日溘然长逝,终年43岁。
  
  尽管果戈里的一生是短暂的,但社会对他的评价却很高。在果戈里20年的创作生涯中,他的系列佳作极大地丰富了俄罗斯文学的宝库,终于成为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代宗师。除了自己的造诣以外,他还影响了一大批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如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冈察罗夫、赫尔岑、陀斯妥耶夫斯基等等。陀斯妥耶夫斯基曾坦言道:“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从果戈里的《外套》中孕育出来的。”果戈里被誉为“俄国散文之父”,而普希金是俄国文学中的诗歌之父,因此,他们两人一向被誉为俄国文学史上的双璧。
  
  现在,关于果戈里的所有谜团,依然未能得到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