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玉门关大家一定会想起唐朝王之涣脍炙人口的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曾是汉代最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故址在今甘肃西北小方盘城。
甘肃小方盘城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但城西面的地形十分复杂,沟壑纵横,杂草丛生。每当严热的夏天到来时,运货的商队经过此处更是艰难,白天烈日当空且没有水源,人、畜经常会中暑晕倒。后来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白天躲到阴凉的地方休息,等到傍晚的时候暑气渐消了,人们再继续赶路。可是这样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夜晚赶路没有了炎热的侵袭,黑暗却又成了“拦路虎”。人们在黑暗中辨不清方向,就连经常往返于此地的老马也会晕头转向,难以识途。因此,这个令人挠头的地方一直被叫做“马迷途”。
有一年,一支贩卖玉石的商队在经过“马迷途”的时候迷路了。商队的人都很着急,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时,人们在不远处发现有一只孤雁落在地上,不停地哀鸣。一个心地善良的小伙子走上前去,捡起了大雁,把它抱在怀里,打算等走出去后再放了它。
大雁被小伙子的行为感动了,流着泪对他说:“请给我食物,让我帮你走出迷途。”
小伙子一听大雁竟然开口说话了,真是又惊又喜,急忙找出自己的干粮和水,把大雁喂饱了。大雁吃饱后,休息了一会儿,有了力气,呼地一下飞上了天,在前面为商队领路,使商队走出了“马迷途”,顺利地到达了小方盘城。
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建于公元前111年左右。过了一段时间,这支商队在经过“马迷途”的时候,又一次迷失了方向。就在人们焦急万分的时候,那只大雁出现了,它在空中盘旋着,鸣叫道:“要想从此不迷路,方盘城上镶宝玉。”
商队老板此时一心想赶快走出迷途,急忙跪在地上求大雁帮助他们走出去,并发誓一定会将宝玉镶在小方盘城上,方便人们行路。于是,大雁在前面引路,帮助商队渡过了难关。然而,当商队到了小方盘城以后,商队老板反悔了,一块宝玉值好几千两银子呢,他实在不舍得就这样白白镶到小方盘城上去,反正现在商队已经走了出来,还管它干什么呢?
没想到,过了很多年,这个商队又在“马迷途”迷路了。这一次,没有人来帮助他们。烈日炎炎,把大地烤得像着了火一样,没过几天大家带的水就喝光了,干粮也快吃完了,人们个个嘴唇干裂,身体虚脱,生命危在旦夕。
商队的老板看到这个情形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再这样下去,大家都会死在这个地方。怎么办呢?他多么希望大雁能再帮商队引一次路啊,于是他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大雁能够不计前嫌,前来帮助他们。
说来也奇怪,不一会儿,那只大雁果然又出现了,它在空中盘旋着,大声地鸣叫着,说:“方盘若镶玉,何至到如今,若还不舍玉,绝不引迷路。”
玉门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商队老板一听,立刻跪在地上,立下毒誓:如果这次能够走出迷途,一定献出宝玉,为百姓造福,绝不食言!说完,又跪在地上一连磕了九个响头,以表决心。就这样,大雁又一次带领商队走出了“马迷途”。这一次商队老板再也不敢贪财了,一到小方盘城,就立即挑了一块上好的夜光墨绿玉,镶在了关楼的顶端。顿时,宝玉发出耀眼的光芒,在夜幕中闪烁,数十里之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从此,人们在经过“马迷途”时,看着关楼上闪耀的光芒,就有了方向,再也没有迷过路。于是,人们便把小方盘城改名为“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