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足球运动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后传入我国。其实,我国的足球运动要比英国开展得早得多。
根据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载,公元前1000多年前,我国就有足球运动了。最早的足球是用草或毛制成的,叫做“踘”。以后改用熟皮制造,内充毛发,改名“鞠”。踢足球,古代称为“蹴鞠”或“蹋鞠”,始于战国时期。《史记·苏秦列传》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这就生动地描述了当时齐国都城居民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其中包括蹋鞠。《汉书·艺文志》说:“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如果这一“传言”属实的话,那么,4000多年前上古时代的黄帝,就是中国第一个球迷了!
战国以后,蹴鞠运动逐渐普及。蹴鞠好手、球迷帝王也逐渐多起来了。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太公就爱好这种足球运动。据史书记载,他经常在自己的家乡和“屠贩少年”踢球。高祖刘邦本人也对蹴鞠有浓厚的兴趣。他不但自己爱踢而且爱看比赛。为此,还专门在官苑里建造大规模的“鞠城”。在他的宫室内还藏有《蹴鞠新书》。不少的达官显贵专门收养蹴鞠能手,自建蹴鞠场。陆机的《鞠歌行序》中说,在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儿子马防的宅第中,“鞠城弥于街路”。自西汉以后,由于军制演变,步兵大量兴起,蹴鞠也作为锻炼士兵体质和战斗意志的手段而受到重视。汉代刘向《别录》曰:“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这反映了寓军事训练于竞技娱乐的实际情况。因此,《汉书·艺文志》将“蹴鞠二十五篇”附于“兵技巧十三家”类。
汉代军队中蹴鞠极为活跃,统帅带头踢球,官兵从上到下,人人都必须踢球。《别录》:“今军无事,得使蹴鞠。”说明在相对和平的时期军内经常开展蹴鞠运动。当时,设在官苑内的“鞠城”,便是羽林军举行蹴鞠竞赛并定期校阅的场所。“三辅离宫”的蹴鞠场地也主要是供军内蹴鞠用的。所说的“鞠城”,是在比赛场地的两端用砖筑成拱形的门。而在地上挖成圆形的洞,则叫“鞠室”。每端各六个。把球踢进“鞠城”(或“鞠室”)就得一分。这是最早的球门。即使在战争期间,蹴鞠仍是军中的体育运动项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及《汉书·霍去病传》都记载了汉军在塞外行军宿营时,统帅带头“穿域蹋鞠”,以振奋士气的事例。汉末三国之际,蹴鞠的开展仍较普遍。《会稽典录》说:“三国鼎峙,年兴兵革,士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
关于蹴鞠的竞赛方法与要求,东汉李尤的《鞠城铭》中有所记述:“圆鞠方墙,仿象阴阳;法月横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这里全面涉及蹴鞠的用具、场地、队长、裁判、比赛规则,裁判员与运动员的道德作风等方面,反映了当时的蹴鞠竞赛已有较为完备的规章。到了唐代,发明了用动物的膀胱(多用猪膀胱)放皮球里作球胆,充气后使用,名为“气球”。这清楚地表明我国远在1200年前就发明并使用了相似于现代的足球。唐代还改用两根柱子上挂球网的球门,这也和现代球门相仿。《气球赋》中还记述了“交争竞逐、驰突喧阗”的激烈场面;而“或略地以丸走,乍凌空以月圆”两句,则是“运球”和把球踢到半空的情景。
唐代女子蹴鞠不用球门,称为“白打”。王建的《宫词》有“寒食内人长白打”句,即指宫女们的踢球。
宋代的蹴鞠更是盛行。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都是球迷。《宋太祖蹴鞠图》就画了他们俩和赵普、石守信等六人踢球的情形,生动活泼,很是精彩。宋徽宗赵佶特别爱看蹴鞠比赛。他的两个宰相李邦彦、高俅都是蹴鞠高手。赵佶规定,凡是喜庆日,如他过生日这天,文武百官祝寿后,内廷的球队都要进行比赛,以饱他的眼福。当时民间也有些蹴鞠组织。《东京梦华录》载有“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
宋代蹴鞠除用两个球门比赛外,也有只用一个球门的。竞赛两队称为左右军,各十余人,其中球头(队长)一人,次球头(副队长)二人,还有跷头、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和散立等名目。左右军分别穿红青两种颜色的锦袄。宫廷表演赛开始时,双方队员于乐声中出场,先由球门左侧的队员传踢,适当时传给球头,球头立即踢球射门架上的门洞,射中者得分;不中时,球交由对方踢射,照这方法交替射门,最后以进球多少决定胜负。胜队受奖,可得银碗、锦帛等物;负队的球头就要挨鞭打或脸上被涂抹黄白粉的惩罚。
据出土的宋代蹴鞠纹铜镜看出,当时还有一种男女都可以参加又不受场地、设备限制的蹴鞠活动。明代蹴鞠又有所发展。当时流行多种球戏。《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画有朱瞻基观看蹴鞠的场面。宫内嫔妃们也爱好踢球,并有“齐云社”的组织。女子蹴鞠,在民间也已流行。洪武年间,民间女子彭秀云善蹴鞠,她“挟是技游江海”,被誉为“女流清芬”。出现咏妇女蹴鞠的诗词也不少,如袁华的《和铁崖先生蹋鞠篇》、李渔的《美人千态词》等,都对女子蹴鞠有形象生动的描述。
文人墨客也常以蹴鞠为乐,如王圻的《三才图会》、汪云程的《蹴鞠图谱》中都有儒生雅士踢球的图像。明清时期的一些瓷器上,还留下不少儿童们蹴鞠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