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故事大全 > 历史名人

林伯渠简介 林伯渠小时候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1年2月5日责任编辑:林小花来源:精品文摘
林伯渠简介 林伯渠小时候的故事
  林伯渠,原名林祖涵,湖南临澧人。1921年经李大钊、陈独秀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1月任国民党中央党部总务部副部长,在协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改组国民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28年秋到达莫斯科,同瞿秋白、吴玉章及苏联语言学家一起,制订中国北方话拉丁化方案。1935年长征到达陕北后,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西北办事处财政部部长、办事处主席等职。1937年冬至1948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被人称为“延安五老”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等职。
  
  举止迟钝的“豆芽菜”
  
  童年时的林伯渠,体弱多病。由于父亲经常在外,母亲家务繁忙,祖母须为长房其他幼孙分心,加以山乡小村,就医买药的路程很远,人力财力都较艰难,因而家里对他偏重静养,结果使他直至接近学龄时,还举止迟钝,言语不清,甚至心神恍惚,视听模糊。这一情况引起了家人的警惕。他们认识到:林伯渠的体质原是好的,一时体弱,让他长期静养,反而变得长期体弱。俗语说:“抠成的疮,困成的病”、“坛里生豆芽,成菜不成材”。家人经过反复商量后,决定由静养改为以动养为主,让他经风雨,见世面,在加强活动中增强体质。
  
  于是,7岁的林伯渠开始同村里的孩子们一道,跑遍了周围的农田山林,接触了许多草木虫鱼,甚至参加拾穗摘瓜和扒柴割草的行列。
  
  林伯渠在这个年龄来到家庭以外的世界,天地万物对他都显得格外新鲜,他比一般儿童更加喜欢观察和思考,风雨作息,寒来暑往,一般人司空见惯,而在少年林伯渠的心中却常常激起遐思。
  
  山野间的童年岁月,不仅仅锻炼了林伯渠的体魄,也培养了他喜欢独立思考的性格。
  
  懵懂之间的学习
  
  此时,林伯渠尚未系统地识字,但他几个年岁稍长的同伴,已入私塾念书。他常跟一个学童去玩,从旁聆听塾师教授《千字文》,看伙伴们描红习字。不久,他对识字产生了兴趣,便找出家里那本《千字文》,自己学了起来。不出一年,他已读完《千字文》,开始读《三字经》,有不懂之处就去问堂兄。懵懂之间,林伯渠已经开始读书、开始学习、开始接触知识了。
  
  不久以后,父亲应乡试后从省城回来,目睹儿子长高了,壮实了,异常高兴。使他感到惊异的是,儿子竟能认识1000多字,能说出一些文句或段落大意,且能背诵。此后,父亲较为注意开阔儿子的眼界,常带他走亲访友,到牌楼岗去祭扫祖茔,到凉水井附近的停弦渡等市镇上去赶集。每到一处,就把这里是什么岗,什么垭,什么湾,什么坪,有什么寺观庙宇、古墓、祠堂,乃至丛林老树,流水人家,都一一给予指点,至于带有掌故的,更是详细述说。林伯渠边走边听,兴致勃勃,流连忘返。
  
  那时的林伯渠也如邻里的少年一样,爱在夏夜池畔、冬日炉边,听年迈的祖母和乡间耆老讲述民间传说和咸丰年间太平军攻打常德、澧州等地的故事,更爱听博学的父亲谈些英雄豪杰、文人墨客的轶事奇闻……
  
  虽说年纪小,即使是读书写字,也是懵懵懂懂的,对一些道理还是觉得似是而非,但是林伯渠已经开始对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自己将来的学习一步一步夯实了基础。
  父亲制作启蒙课本
  
  一次,父亲给他讲起30年前在本地发生的一件趣事:
  
  同治年间,一位学政从省城来澧州主考童生和生员,特地赴新安访问咸丰进士、着名诗人黄道让。黄以上宾相待,引他游览数日,沿途宾主赋诗联对,唱和甚欢。只是主人酬应较快,而宾客却有时讷讷难出,私心怏怏,迫切希望改变这种尴尬局面。
  
  一天,二人畅游澧水,放舟而下,约十里,来到停弦渡一带。学政赞美山水明媚,立即邀黄道让联句属对。黄请学政先出,学政脱口而出:“河山图画烟作墨。”黄想了想,摇头说:这可不容易对,要咏的是河山,而‘河、山’二字你都用去,我用什么呢?学政得意地催促:以你的高才,定能对好。黄说:迫不得已,只好遵命。他略加思索后说:“你的出边是‘河山图画烟作墨’,我且说个‘风水文章桨打圈’,冒昧陈词,至希不吝指教。”
  
  父亲讲到这里,便转身问林伯渠:“这出边和对边,哪一句为好?”林伯渠经过一番寻思,回答说:“出边太明显、平常,好像一般人都想得到。对边,我不知道用什么话来说明,总之是同出边相反。”父亲说:“那就是含蓄,隽永,巧妙,把山河比作图画是陈词滥调,‘烟作墨’无论在次序上或在形象上都有点不伦不类,而把风水比作文章,又妙手天成地用眼前事、口头语,很自然地承贯下来,用‘桨打圈’来形容风水文章对山河的赞美,真是构思精妙,巧发其中。”林伯渠对父亲评述的一些用语,不能完全了然于心,但在当前景物和父亲态度的启示下,还是领略了一些意思,从而对吟诗联对发生了兴趣。
  
  父亲怀着期望儿子“雏凤清于老凤声”的心情,除了督导林伯渠继续锻炼体魄、注意身心修养和帮助料理家务外,开始为儿子做出了详细的读书计划。父亲着手编辑一套课本,共计四种,每种都冠以“励志”二字,以便明确编书的宗旨和选材的主要内容。这四种书是《励志文选》、《励志诗选》、《励志词选》和《励志曲选》,除《文选》以外,其他各种分量都不算多,但文、诗、词、曲都是撷取自古至今的精华而成。这套课本,后来由于远近各私塾间辗转传抄,流行日广,直至辛亥革命前后,当地仍有一些私塾把它列入蒙学课本。不管父亲当时是否有意,实际上它在当时当地,在废科举、兴学堂方面,却起了驱旧迎新的作用。
  
  1895年,9岁的林伯渠正式进入父亲刚刚创办的私塾就读。主课是“四书”,先读《孟子》,而后《大学》、《论语》和《中庸》。《孟子》语言通俗,行文流畅,内容也很开阔心胸。读《中庸》时,学到书中说的为学的五个步骤,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林伯渠感到很受启发。
  
  浓浓的书香陪伴着林伯渠走过寂静的少年时光,为他日后的成材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少年英雄
  
  1896年3月,林伯渠与堂兄林修梅一起,来到设在安福县城的道水书院就读。
  
  林伯渠到道水书院一年以后,总觉得在美好的景色中,有一些碍眼的东西在那里扬尘鼓浪,窒息人们的呼吸。因为在林伯渠就读的书院外面,有着诸如城隍庙、龙王庙、火神庙等,还有什么祠、宫、坊,咫尺之地,殿宇林立,里面供奉的各种神像,无非是昭告人们要安分守己,劳而无怨,死而无恨。林伯渠记得父亲曾经说过类似“天主造人物之说,殊太不经,然竟有信之者”、“风水之说,达者弗道”这样的话等等。难道我们应该相信神道吗?林伯渠心中暗暗想到。
  
  第二天,林伯渠便把这些感触告诉了自己的堂兄林修梅和另一同学黄右昌。二人听罢,提出了首先捣毁神像的主张,林伯渠欢欣鼓舞,积极赞同。随后,他们开始结交对扫除迷信颇有见识的学友,还特意把学友中知县的儿子也联络进来。于是,一股捣毁神像的小小思潮,便在道水书院逐渐形成。
  
  1898年夏末的一天,在堂兄林修梅的指挥下,林伯渠和几十个学友齐心协力,一举捣毁了城隍庙的神像。
  
  县署闻讯,立即派人赴现场勘察,到书院查询。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知县的“少爷”也参加了这一行动,并且当众供认不讳。这使县署的差人十分尴尬和棘手,后来只得敷衍从事,不了了之。
  
  事隔46年,林伯渠与黄右昌在重庆相晤,彼此互赠诗篇,他还记忆犹新地怀念在道水书院时“丱角交游”、“奎楼聚首”的少年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