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故事大全 > 历史名人

宋瞡简介

发布时间:2021年2月5日责任编辑:赵小云来源:半月谈
  宋瞡(公元663年———737年),邢州南和(今河北邢台地区)人。自幼好学,进土及第。历任凤阁舍人、左御史台中丞、吏部侍郎、兼谏议大夫、吏部尚书、兼右庶子、刑部尚书、黄门监、尚书右丞相等。唐朝中期政治家和谋略家,执政期间尽力革除前弊、选拔人才,宽赋役,省刑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开元之治”作出过突出贡献。
  
  宋瞡为人正直,以直言敢谏深受武则天敬重。武则天执政末期,佞臣张易之及其弟张昌宗专朝政,“纵姿益横,倾朝附之”。张易之诬告御史大夫魏元忠有“不顺之言”,要凤阁舍人张说为其作证。张说在被迫在朝廷作证之前惶惧不安。宋瞡对他说:“名义至重,神道难欺。必不可党邪陷正(一定不要与邪恶之人结党而陷害好人),以求苟免。若犯颜流贬(得罪武则天而遭流放),芬芳多矣(对你的名誉大有好处)。或至不测,吾必叩阁救子,将与子同死。努力,万代瞻仰,在此举也。”张说感其言,在武则天面前力保魏元忠。张昌宗请占相之士观点吉凶时有谋反之言,被人告发。宋瞡在朝廷奏请治张易之、张昌宗罪。武则天说:“易之等已自奏闻,不可加罪。”宋瞡说:“易之等事露自陈,情在难恕。且谋反大逆,无容首免。请就御史台勘当,以明国法。易之等久蒙驱使,分外承恩(特别受武则天的思宠)。臣知言出祸从,然义激于心,虽死不恨。”武则天不悦。
  
  内史杨再思怕宋瞡得罪武则天,便宣敕令让宋瞡下朝。宋瞡说:“天颜咫尺,亲奉德音,不烦宰臣擅宣王命。”武则天怒意稍解,命将张易之兄弟拘押于御史台,随后又特敕释放,并让张易之兄弟到宋瞡府上致谢。宋瞡拒而不见,说:“公事当公言之,若私见,则法无私也。”中宗复位后嘉宋瞡正直。令其兼谏议大夫。当时,武则天之侄武三思持宠执权。他惧怕宋瞡仗义执言,因此私下拜托宋瞡予以关照。宋瞡正色道:“当今复子(中宗)明辟,王(武三思受封梁王)宜以侯就第,何得尚干朝政?”不久,京兆(今陕西西安)人韦月将告发武三思与韦后私通,将成为朝廷之祸患。武三思先得到告发他的消息,遂令有司抢先上奏韦月将“大逆不道”。中宗特令杀掉韦月将。宋摄得知后,请中宗详审此中原委,然后依法处置。中宗了解真象后,怕“家丑外扬”,虽免除韦月将死刑,仍将其流放于岭南。
  
  武则天及中宗、睿宗时代,外戚及诸公主干预朝政的情况很严重。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有乃母遗风,在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参与李隆基(玄宗)发动的宫廷政变,杀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睿宗。她自己设置官属,把持朝政,宰相多出其门下;后又阴谋除掉皇太子李隆基。当时作为吏部尚书的宋瞡认为:“东宫(太子宫,指李隆基)有大功于天下,真宗庙社稷之主,安得有异议!因此他和当时的宰相姚崇奏请睿宗,让太平公主离开长安去东都洛阳。但由于李隆基怕得罪太平公主而奏请睿宗贬宋瞡为楚州刺史。玄宗即位后又调任宋瞡为吏部尚书,选拔人才,“取会公允”,饱受士庶称颂。他还革除了依仗权贵升职晋爵的恶习。当时的地方官吏常常借回京都向朝廷奏事的机会,多方贿赂拜托,以求改转好的职位。宋瞡奏请玄宗同意,凡到朝廷奏的官员,奏毕即还原位,不得在京都延留。宋瞡对地方官吏的艰难也很体谅。开元五年(公元717年)秋,宋瞡随从玄宗前往燕都洛阳,到至永宁之崤谷(今河南洛宁境内),因驰道狭窄,车骑拥挤不能过。
  
  玄宗大怒,下令免除河南尹李朝隐和知顿使王怡的官职。宋瞡上奏说:“陛下因驰道狭窄隘而致罪二臣待罪于朝,然后诏复其职,则进退得其度矣。”玄宗深善此议。
  
  宋瞡大部分时间在朝中作官,有一段时间被贬到地方任州官。他每到一地,都尽力省赋役,减刑罚,体恤民情,发展生产。宋瞡在贝州当刺史时正赶上当地闹水灾,百姓饥饿。他尽力救济灾民。而武三思的封邑在贝州。他则派人催征税赋。宋瞡很生气,坚决“拒而不予”。宋瞡“在官清严”,常深入民间。他当广州都督时,广州地区仍以竹茅搭屋,因此屡有火灾,他教给当地人烧砖瓦,改建房屋,从此再没有发生大火烧掉大片房屋的灾情。当地人都很感激他,立碑以记其政绩。宋瞡还特别崇尚节俭,反对侈靡。开元七年,开府仪同三司王皎病卒,其子、驸马王守一请玄宗准许为王皎建造同窦皇后之父同样高(五丈一尺)大坟。瞡见“奢靡相高”的情况,认为官吏死后“金穴玉衣”、“高坟大寝”,费财民,且互相攀比,实不可取。他主张制定制度,制止厚葬高坟的恶习。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开元八年京兆人权梁山谋反,事败后被诛。朝廷调南尹王怡到长安,负责搜捕、处置权梁山余党。王怡到职后到处抓人,株连甚众,囚禁之地人满为患,而此案久不决,已影响到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玄宗遂诏命宋瞡,到任后经过调查,仅对其中几个曾与权梁山一起策划谋反的人予以治罪,其余受蒙蔽的、胁从的,一律予以释放。
  
  玄宗赞赏这样处理十分恰当,因此对宋瞡更加信任。他要求宋瞡“极言得失”,然后将宋瞡“所进之言,书上座右,出人省观,以诫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