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故事大全 > 文化常识

《永乐大典》简介

发布时间:2023年1月29日责任编辑:刘小树来源:精品文摘
  《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时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献汇编。
  
  据《明实录》的记载,《永乐大典》于公元1407年编成。全书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共装订成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这部综合性的大类书,其篇幅之大,搜罗之广,缮写与装璜之精美,在当时世界文化之林里,是无与伦比的。
  
  明成祖朱棣编修《大典》的目的,是通过它来笼络当时士大夫,使之为他所用,从而巩固和加强他的统治。因此,他对编辑这部大类书异常重视。公元1403年七月,朱棣就对翰林院侍读学士解缙等说:天下古今的事物,分散记载在各书,很不容易查看。希望立即组织儒士,编成一部像探囊取物那样考索方便、一查就得的大类书。搜集范围要广一些,“凡书契以来经史百家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都在其内。朱棣还特别叮嘱主编者,要“毋厌浩繁”!
  
  次年十一月,解缙等很快就将他们编成的书送呈朱棣,朱棣定书名为《文献大成》,还赏钞给解缙等一百四十七人。很显然,这个短时间编成的急就章,实在过于简略,并不符合朱棣原来的要求。因此,朱棣指示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重修,加派了他的亲信:太子少师姚广孝、刑部侍郎刘季篪和解缙三人做全书的监修,增加了正、副总裁的人选,还命令礼部简派中外官吏及四方宿学老儒有文学者来担任纂修,选派国子监及在外郡县学擅长书法的生员缮写;开馆子文渊阁,命光禄寺供给早晚膳食。参加这次编辑工作的前后多达三千余人。到永乐五年十一月,全书编成,朱棣定书名为《永乐大典》。
  
  《大典》共辑有当时古今图书七八千种,其中包括经史子集,以及释藏、道经、医药、戏剧、平话、工技、农艺等着作。收集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正如朱棣的序文里所说“纂集四库全书及购天下遗籍,上自古初,迄于当世,旁搜博采,汇集群书,着为奥典”,这的确是一个雄伟、浩繁的文化工程。
  
  原书编成后,珍藏在南京文渊阁。公元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大典》也随之北移,深藏在“文楼”之内。这时,朱棣正继续筹划北征,戎马倥偬,对《大典》也无暇过问。到弘治时(公元1488~1505年),孝宗朱祜樘喜读书,曾查阅过《大典》。他不仅命人将《大典》所收集的药物、禁方,抄写给御医药房诸医,而且还亲自书录一些金匮秘方给太医院使。这是《大典》第一次被应用的记录。据记载,在明代二百多年中,偌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它的读者不过是可数的两、三个皇帝而已。
  
  1557年四月,宫内发生大火,三殿和文、武两楼等主要建筑都被烧毁。《大典》一书,经朱厚熄特别督促抢救,才免于难。灾后,朱厚熄生怕这个孤本再遭意外,于是在公元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八月,命阁臣徐阶、礼部侍郎高拱等督饬儒士一百零九人,照原本摹写了一部做副本。这项工作到公元1567年四月结束。从此《大典》才有了正、副两部,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宬两处。
  
  公元1594年南京国子监祭酒(校长)陆可教曾经上书,建议将《大典》交巡方御史负责,分期分批刻版印行,分贮在南、北两个国子监,以广流传。可是万历皇帝,只管搜刮金花银,那里顾得刻书。因此他的建议未能实现。公元1629年五月初一日,因日蚀的时刻不验,侍郎徐光启奏准选刻《大典》中日蚀一类,这是《大典》在明代唯一的刻本,但现在也很难看到了。《大典》长期被珍藏,束之高阁,连翰林院的官员也都看不到,民间着作家自然更无法问津。
  
  明亡,文渊阁再次被焚,《大典》的正本,可能就在这时全部付之一炬。留下来的副本,清初也没被重视。到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年)《大典》才由皇史宬移藏到翰林院,结束了它的沉睡阶段,一些学士和编修官员始得有借阅的机会。公元1736年(乾隆元年),清代学者全祖望考中了进士,分到庶常馆学习。他于是有机会看到这部书,大加赞美。他说他每日读《大典》到“夜漏三下而寝”,另外还雇请四个抄写员,抄出了《宋元图经》等海内孤本若干种,并且作了一篇“钞永乐大典记”,纪述这事的经过。公元1773年清政府纂修《四库全书》,这时《大典》巳缺佚两千余卷,但仍从其中辑出佚书达五百多种。《大典》保存文献资料的巨大贡献,由此就可见一斑了。
  
  此后,清室日趋腐败,官吏乘机盗窃,《大典》又有散失损坏。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和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两次侵入北京,侵略者大肆焚烧掳掠,许多宝贵的文物毁失殆尽,《永乐大典》也同样遭到浩劫,部分被烧毁,部分被抢走。剩下的已经是寥寥无几了。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方搜集整理,到1959年为止,已搜集到《永乐大典》原本二百一十五册,加上复制本等,合共得七百三十卷。1960年由中华书局影印出版,共改装成为二百零二册。这只是《大典》的百分之三的残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