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古称“象戏”。它由先秦时代的博戏演变而来。战国后期,宋玉的《招魂》里已经提到“蓖蔽象棋”。这是最早涉及象棋的文字记载。西汉末年,刘向的《说苑》中则有“斗象棋而舞郑女”的记载,说明象棋已与歌舞并列成为当时的娱乐活动项目。至南北朝,因周武帝亲撰《象经》,使象棋逐渐流行。
象棋棋子“将”、“帅”、“车”、“马”、“士”、“卒”都符合周代兵制。例如:“卒”是中国象棋里的一个兵种,红黑双方各五个。这是受战争影响形成的。周朝,军队的基本编制“伍”是五名步兵组成,作战兵器也是由弓、殳、矛、戈、戟五种配合使用。这种由五个兵构成的交错战斗整体,反映到中国象棋中来,就成了双方各有五个卒(兵)。唐时象棋已很普及,并流传到日本。唐代军队中出现了石炮,相应地棋子中增加了“炮”。宋时又增加了“象”,至此,中国象棋最终定型。两人对局,在棋盘上按照规定位置各放棋子十六枚,各棋子走法不同。以把对方将死为胜,不分胜负为和。明、清以后,棋坛名将辈出,棋谱大量刊行。许多着名古棋谱,如《梦入神机》、《适情雅趣》、《桔中秘》、《梅花谱》等,都出在这个时期。
中国象棋列为体育运动比赛项目,则是解放以后的事。1956年,举行了第一届全国象棋比赛,还出版了专门的刊物《象棋》。现在全国许多省市成立了棋协、棋院、棋校等组织,棋艺水平普遍提高。如今,中国象棋已流传到世界上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些国家,如日本、菲律宾等,还成立了中国象棋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