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唐朝的僧一行是世界上最早测量子午线的天文学家。
僧一行(公元673~727年),未出家前姓张,名遂,世称一行阿阁梨,巨鹿(今属河北)人。他是唐朝初年襄州都督、郯国公张公谨的孙子。他从小热爱学习,博览群书,尤其喜欢研究天文和历法。青年时期,他更加不畏艰苦,勤奋好学。二十一岁时,他跟从荆州景禅师出家为僧,不久又跟从嵩山普寂学禅。后来,他还跟从善无畏、金刚智学密法。
僧一行精通佛学、历法、数学和天文。唐开元(公元713~741年)中,唐玄宗招聘学者、名流进京。他随族叔、礼部郎中张恰被召入长安。从此,他埋头天象观测和历法改革,直至终生。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一行奉命修成《大衍历》,这在当时是较先进的。在数学上,他发明了不等间距二次内插法公式,并着有《大日经疏》二十卷和《摄调伏藏》。
他还与梁令赞一道制成浑天铜仪(古代测定天体球面坐标的仪器),以及黄道游仪,用以重新测定一百五十颗恒星的位置。他发现自己测量的恒星赤道(天球赤道,它是地球赤道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圈)坐标和对黄道(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圈)的相对位置中得出来的数据,与前代天文学上测量的数据相比,差异很大,而且黄道上的位置也不同。由此,僧一行推断,恒星并非静止,也在运动。
公元1718年,英国的天文学家哈雷根据测量恒星的黄道度数与古希腊时代不同,也提出恒星运动的观点。但是,这比一行的发现晚了近一千年。
僧一行在天文学上最大贡献,在于他最早测量了子午线(通过地面某点连接南北极的假想线)的长度。
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僧一行的倡议和领导下,同太史监(唐掌天文历法的官员)南宫说合作,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天文测量活动。测量内容包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正午时八尺之竿的日影长度、北极高度和昼夜的长短等。测量点多达十三处。北起铁勒(今内蒙北),南达林邑(今越南中部)。重点测量了滑州(今河南滑县)、浚仪(今开封)、扶沟和上蔡这四个地点的北极高度和日影长度,还测量了这四个地点之间的距离。其结果为,从滑州到上蔡,北极高度差1度半,南北距离为五百二十六里二百七十步(唐以三百步为一里),夏至日影长相差二寸多。计算结果为,北极高度相差1度,南北两地相隔三百五十里八十步,合现在15107千米。
这个结果虽不十分精确,但在方法上是一个极大进步,也是世界上首次如此大规模进行测量子午线工作。
国外最早测量子午线的是阿拉伯天文学家阿尔·花剌子模等人。他们于公元814年在美索不达米亚进行了测量子午线的工作,比我国晚了近九十年。
僧一行以其举世瞩目的成就,被公认为世界古代着名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