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故事大全 > 历史名人

中国皇帝之最:乾隆帝一生共写了41863首诗

发布时间:2021年2月5日责任编辑:赵小新来源:精品文摘 标签:皇帝
  21.最专情的皇帝——明孝宗
  
  尽管很多皇帝都标榜自己专情,但都比不上明孝宗朱樘。他在位期间,只有一位皇后,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妃嫔。大臣们纷纷上书劝他纳妃嫔,都被他用各种借口搪塞过去。他与张皇后是患难之交,恩爱有加。每天两人一定同起同卧,朝夕相处。因此,孝宗只有一个儿子朱厚照,就是后来的明武宗。
  
  22.写诗最多的皇帝——清朝乾隆
  
  乾隆帝喜欢写诗,在位期间臣子为其所编《御制诗集》共5集,434卷。有人统计过,如果把乾隆帝登基前的《乐山堂全集》和禅位后的《御制诗余集》都包括在内,那他一生共写了41863首诗,比历史上大部分诗人的作品还多。他曾说:“每天闲下来后,有时练字,有时作画,作诗是最经常的,每天一定要作几首。”这样看来,他能成为写诗最多的皇帝也就不足为奇了。
  
  23.最有文采的皇帝——南唐后主
  
  南唐后主李煜在位14年,不算是个好皇帝,却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他成为宋太祖赵匡胤的阶下囚后,经常用词来抒发国破家亡的离恨与漂泊流离之苦,写出了着名的《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等不朽之作,被誉为“千古词帝”。
  
  24.对文化事业最有贡献的皇帝——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虽然不擅长诗词,但对文化事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改革了科举考试,规定进士科主要考诗赋,极大地推动了唐诗的发展。他擅长各种乐器,还喜欢作曲,《霓裳羽衣曲》、《小破阵乐》等都是他的代表作。他还选拔乐师集中到皇宫的梨园里,亲自教授戏曲,所以戏曲演员都自称为“梨园子弟”。李隆基也被尊为戏曲演员的祖师。
  
  25.最擅长书画的皇帝——宋徽宗
  
  如果做一名书画家,宋徽宗赵佶一定不会成为背负千古骂名的亡国之君。在书法上,他首创“瘦金体”,瘦挺爽利,笔法犀利;在绘画上,他开“工笔画”之先河,主张形神并举,诗、书、画、印相结合。他尤为擅长花鸟画,花鸟形象在他笔下栩栩如生。
  
  26.最擅长木工的皇帝——明熹宗
  
  明熹宗朱由校平生最费心思的事不是处理朝政,不是整肃朝纲,而是做木工活。他在位时,外有后金军队的侵扰,内有农民起义,但他全然不去理会,每天躲在宫里以制作木器为乐。他曾经制成一座四尺高的乾清宫模型,小巧玲珑,即便是能工巧匠也难以超越他。当他做木工做得入神时,如果大臣呈上紧急奏章,他就让识字的女官朗读大臣的职位和姓名,然后说:“我都知道了,你们用心去做。”朝廷为之混乱不堪。熹宗去世后十多年,明朝就灭亡了。
  
  27.掌握语言最多的皇帝——清乾隆帝
  
  乾隆帝自幼学习汉语和满语,皆能熟练运用。三十三岁时,他又开始学蒙古语,很快掌握了这门语言。他还曾作诗记录自己学蒙古语的经过:“癸亥学谈蒙古语,回番唐古递通多。”五十岁时,由于朝廷平定了回疆大小和卓的叛乱,他学习了回语(即现在的维吾尔语)。六十六岁时,由于平定了大小金川的叛乱,他学了一点番语,也就是藏语的一个分支。四年后,为了迎接班禅,他学了唐古特语,也是藏语的一个分支。每年蒙古、回部、番部派使者进京朝见时,乾隆帝不需要翻译,就可以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表示慰问。算起来,乾隆帝共通晓五门语言,是历史上掌握语言最多的皇帝。
  
  28.智商最低的皇帝——晋惠帝
  
  西晋的惠帝司马衷可谓历史上最白痴的皇帝。他天生智力低下,即位后更是闹出了很多笑话。有一年夏天,他带着随从在花园里散步,听到一个池塘里传出青蛙的叫声,惠帝便问随从:“这青蛙是官家的还是私家的?”随从感到很可笑,只好答道:“在官地里就是官家的,在私人地里就是私家的。”晋惠帝居然点点头,认为随从说得很对。又有一年大饥荒,饿殍遍地。晋惠帝得知后竟然问:“老百姓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这就是“何不食肉糜”典故的出处。
  
  29.经历最传奇的皇帝——宋恭帝
  
  宋恭帝赵显是南宋的第七个皇帝。他四岁即位,五岁便和太皇太后成为元军的俘虏。长大以后,赵显对藏传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八岁时远赴西藏出家,成为一名僧人。他深研佛法,翻译了很多佛经,成为一位高僧。五十二岁时,他得知了自己原来的身份,感触颇深,赋诗一首,道是:“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元朝统治者从中读出了他对南宋朝廷的怀念和对元朝的谴责,大怒,将他杀掉。
  
  30.最着名的推行改革的少数民族皇帝——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即位之后,大力推行改革措施,促进鲜卑族汉化。他先将首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控制了整个北方。接着,他仿照魏晋的官制设立百官,并取消王公贵族世袭的爵位。他还禁止百姓穿胡服、说胡语,提倡穿汉服、说汉语。他又下令将鲜卑的姓氏改为汉姓,带头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元宏。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后,民族融合步伐加快,北魏政治、经济也有了较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