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故事大全 > 历史知识

刘猛将军(蝗王)庙主神是谁?

发布时间:2021年2月5日责任编辑:李小强来源:故事精选
  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赴上海崇明围垦农场,在路过西北庙镇后,要经过一个叫猛将庙的地方。当地乡老都说是主把一位姓刘的将军。大凡有姓氏的神只都是地道的国货,我以为这大概也是本地的土特产,不足为奇了的。10年后,读方志,见有诸家方志祠庙志篇里,几都无不列有所谓猛将军庙的条目。原来这就是赫赫有名的蝗王庙、八蜡庙(虫王庙),即俗称的刘猛将军庙。
  
  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的祖先以农立国,所以对于与兴农有害的自然灾难尤为关切,因而对于天灾防治,常祀有龙王、火神和其它各式各样的神只,对与庄稼为患的蝗虫,也设法找到了一位威力无边的虫王神,也就是能治理百虫的大总管。它就是刘猛将军。
  
  在旧中国,蝗王庙是颇为走红的,谁也得罪不起。封建时代缺乏主体意识的人们,只有一种单向思维定势,即把自己的命运和未来的意向全都交给了虚渺的神明主宰。蝗王神起因当在宋代,但当时祭祀朝拜尚未纳入国定例事。自清朝嘉庆朝始,才由皇帝钦定它为正宗神只,规定春秋两祭,庄稼成熟季节,还可望有特别大祭。它的祭礼规格不低,“行礼仪常与直省祭关帝庙同”(《大清通礼》卷十六),也就是说各地祭祀蝗王庙,都要由本地最高行政长官主祭的。但是中华大地辽阔,南北东西气候、物产以至人情世俗各异,而岁月如逝,变化万千,所以祭祀者设置的蝗王主神,也有自己的认知和界定。
  
  蝗王庙祭祀主神刘猛将军是谁呢?
  
  刘猛将军者,望文生义当是一位姓刘的勇猛将军。清人袁枚说:“虫鱼皆八蜡神所管,只须向刘猛将军处烧香求祷,便可无恙”(《新齐谐。鬼多变苍蝇》)。可见刘猛将军已叫出了名。
  
  在宋朝,就供奉了几位刘猛将军,“瓦塔在宋仙洲苍吉祥庵,宋景定间建,即大猛将堂。神姓刘名锐,……亦作刘武穆锜,冯班作刘信叔,又作刘(韦合),又作南唐刘仁瞻,有吉祥上义中天王之封,旁列八蜡神像,……
  
  其封神敕命碑在灵岩山前丰盈庄,宋景定四年(1263年)二月正书“(清顾震涛《吴门表隐》)这里所说的还仅是南宋中期苏州的供奉,可见所谓刘猛将军之神并无定位。它乃是一个载体,是按时空而有变更的。
  
  刘锐说。刘锐者,罕见于史传。“相传神刘锐,即宋将刘锜弟,殁而为神,驱蝗江淮间有功”(《识小录》)。
  
  刘锜说。“南宋景定四年(1263年),封刘锜为扬威侯、天曹猛将之神,敕书除蝗”(《灵泉笔记》)。“宋淮南淮东浙西制置使刘锜因驱蝗,理宗封为扬威侯、天曹猛将之神”(《怡庵杂录》)。此处或系为“猛将”最初出典。按,刘锜是与岳飞等齐名的南宋抗金名将,世称“张(俊)、韩(世忠)、岳、刘”。他曾大败金兵,歼灭金军王牌“铁浮图”和“拐子马”,因而江南地区的刘猛将军庙,即明确供奉他的塑像,且有庙联为证:“卧虎保岩疆,狂寇不教匹马返;驱蝗成稳岁,将军合号百虫来”(江苏无锡南刊沟刘猛将军庙):“破拐子马者此刀,史书麻扎;降旁不肯以保稼,功比蓐收”(江苏武进刘猛将军庙)。此处是说他命将士持麻扎短刀只管低头砍拐子马足,则马不战自倒,“旁不肯”是一种吞噬蝗虫的小虫。
  
  刘(韦合)说。刘(韦合)是北宋末年大臣,力主抗金。岳飞曾在他麾下当过小军官。后来在汴京(开封)时出使金国议和,因不屈服,壮烈自杀。保持了民族气节,所以《清嘉录》称他“为神固宜”。
  
  刘仁瞻说。刘仁瞻是南唐末年大将,他在寿州(安徽寿县)多次打败后周军队,而且大义灭亲,当众诛杀叛而未成的亲子,这在封建社会算是铁面无私的一种典型。
  
  刘宰说。刘宰是南宋中期进士,江苏金坛人,宋理宗端平年间,曾起用为藉田令、太常丞。后隐居30年。“俗传死而为神,职掌蝗蝻,呼为‘猛将’,江以南多专祠”(清王应奎《柳南随笔》)。
  
  刘承忠说。所谓刘猛将军,自清入关后又开始了刘承忠时期。他是为当朝皇帝钦定为蝗王的。雍正二年(1724年),直隶总督李维钧为河北水平刘猛将军庙写碑记,首次出现刘承忠名讳。按碑记刘承忠自称,乃元时吴川人,“吾父为顺帝时镇江西名将,吾后授指挥之职,亦临江右剿除江淮群盗;返舟凯还,值蝗孽为殃,禾苗焦悴,民不聊生。吾目击惨伤,无以拯救,因情极自沉于河。后有司闻于朝,遂授猛将军之职。”《清文献通考》卷一○五《群祀》)刘佛寿说。在江南民间,还有把刘猛将军说成是刘佛寿的。据今日苏州地区流传的《猛将宝卷》、《猛将神歌》称,刘佛寿乃是宋朝申江的一个放牛娃。他自幼丧母,为继母虐待,以牧牛为业,曾在田野为积极扑灭蝗虫而献身(姜彬主编《中国民族文化》)。因而奉为神,建庙祭祀。
  
  刘猛将军庙自南宋以来都颇为重视,因为关系到国民经济主体农业的兴衰,朝野为此都有祭祀的,并定于每年正月十三日始举办五至七天的迎神赛会。太平天国失败后,在江浙和安徽等地区旧庙的废墟上重建新庙,所塑刘猛将军,有明朝乌纱帽、大红补服的文官或戴鎏金盔着铁甲的武官等造像,并无统一模式。祭祀活动有增无减,还通过种种舆论深化刘猛将军的特异功能,“光绪三年,飞蝗自江北而南,及祷于神。嗣闻土人相传,蝗之来者有群鸦迹其后,遂驱而之”(民国《川沙县志》)。
  
  刘猛将军有如此驱蝗灭蝗威力,又有这么众多的善男信女,那么他究竟归在谁名下最为合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