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故事大全 > 文化常识

清朝龙袍:被曲解最多的皇帝装

发布时间:2023年1月29日责任编辑:林小花来源:杂文月刊 标签:皇帝
  现如今,“清宫戏”被炒得火热,但是很多影视剧中都出现了给皇帝“乱穿衣”的现象。比如“皇帝”身上的龙纹数量和样式都出现严重错误,或者“皇帝”穿着龙袍戴着朝帽,这些穿衣现象简直是“驴唇不对马嘴”,与清朝皇帝严格的穿衣规定有着非常强烈的反差。那么,清朝的皇帝平时穿什么呢?龙袍在这些服装当中的地位如何?龙袍的样式质地又有什么要求呢?本节将会一一作出解释。
  
  清朝的皇帝穿衣十分讲究,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是万万错不得的。皇帝的衣服一般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礼服是皇帝级别最高的服装,吉服次之。常服是介于礼服和便服之间的服装,平时也可以穿。行服是供皇帝出门打猎的时候穿的;而雨服,顾名思义,是供皇帝下雨下雪的时候穿的。
  
  而我们通常说的清朝龙袍,只是吉服当中的一种。我们在清宫戏的台词中动不动就会听到“龙袍”这样的字眼,不管什么服装都一律叫龙袍,这是有失严谨的。
  
  同时,清朝皇帝的龙袍上面所绣的图案也很有讲究。一般来说,龙袍上会有九条金龙,中间一条正襟危坐,面目威严;其余八条游动四方,绣得极具动感之势。同时,除了九条龙,龙袍上还要有其他的图案来衬托。在这些图案中,较为重要的就是五彩云了。彩云有祥瑞之意,袍上绣彩云,蕴涵了吉祥如意的美意。
  
  除了龙和彩云,龙袍上还会出现其他的图案,甚至很多人所不喜欢的蝙蝠都在上面。这些蝙蝠一般是红色的,“红色的蝙蝠”,简读为“红蝠”,与“洪福”同音,意为洪福齐天,同样是美好的寓意。
  
  从龙袍的图案上不难看出,清朝对于皇帝的威严是绝对维护的。而与此同时,清朝又实行了非常严酷的冠服制度,其系统性、完整性令后人瞠目。这一制度严格地限制了各等级的官吏、平民百姓服饰的颜色和图案。一旦发现其服饰上出现了违禁的图案或者颜色,搞不好会掉脑袋。据不完全统计,乾隆四十七年(1782),因服饰触犯皇威而被处死的人竟有近五十人。然而到了清朝中晚期,这一服饰制度很难继续严格地实行下去了,这与清朝强弩之末以及法不责众有着很大的关系。
  
  此外,龙袍的制作也是极尽奢华。据记载,制作一件龙袍不仅动用各方进贡的绫罗绸缎,而且要各路能工巧匠马不停蹄地工作两年。一件龙袍的尺寸、光泽、质地、材料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果不合格就会扣减工匠的俸禄,严重者要遭受杖刑,甚至掉脑袋。
  
  然而,在清后期,整个封建社会进入了衰落期,清朝的各种制度趋于畸形。服饰制度以及龙袍的制作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昭示了封建社会必将灭亡的历史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