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有个有名的故事《信陵君窃符救赵》,说的是魏国的信陵君偷来了兵符,调动了军队去援救了赵国。这个“符”,就是古代有权调动军队的信物——虎符。它由帝王授予臣属。符由铜铸成老虎形状,背上有铭文(刻在金属上的文字),可分为两半,一半由帝王自存,另一半发给地方统兵将帅。军队调动时,必须验合这两半符,相符合,才能生效。虎符流行于战国时代、秦代和汉代。
虎符与军事有关的信物还有羽檄、金牌和火牌。
羽檄也叫作“羽书”,是古代一种紧急的军事文书,上面插羽毛作为标志。《汉书·高帝纪》中有这样的句子:“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这里的“檄”,就是以木简为信,长一尺二寸,作征召之用;如有急事,则加插鸟羽毛,以表示紧急。后来,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用的鸡毛信,就有点羽檄的意思。
火牌是清代传递军用文书的凭证。《清会典·兵部车驾司》记载:“凡驿递,验以火牌,定其迟速之限。”就是说,凡是从驿站传递文书,都要检验火牌,并根据它决定传递的速度。通常传递文书,以日行240里为度;如遇军事上紧急文书,规定日行400~600里的,要由经办机构签明。
金牌通称金字牌,是“金字牌急脚递”的简称,是古代最紧急的军事信邮。宋代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官政》一书中记载:“驿传有三等: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眩目,过如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行五百余里。”“金字牌急脚递”,开始于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当时,北部边疆异族兴起,边事争端不断发生。神宗为了调遣边疆统帅的军队,用“金字牌”作为皇权的信符,用于调兵遣将。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秦桧与高宗合谋,一日之间发金牌十二道,把正要乘胜追击的抗金名将岳飞从朱仙镇召回,结果给金兵以喘息之机,使宋朝由胜转败。
元代遇到军务紧急时,用“金字圆符”、“银字圆符”作为加快传递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