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故事大全 > 文化常识

孔子为什么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发布时间:2021年2月5日责任编辑:李小强来源:精品文摘 标签: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的鲁国人。孔子的祖先本为宋国的贵族,后因避乱来到鲁国。孔子的父亲虽然还是鲁国的一位大夫,但这时,他家族的地位已经明显衰落了。不过,青少年时期的磨炼,更加激起了孔子的奋发上进;另一方面,鲁国国都浓厚的文化氛围也有利于孔子的成长。鲁国是一个典型的宗法农业社会,在农耕文化氛围中,鲁人尊崇礼制,维护宗法,是当时诸侯国中保存周礼最为完备的国家。但那时,周王室已经衰微,用孔子的话说,这是一个“天下无道”“礼崩乐坏”的乱世。对于现实社会,孔子也进行了深深的思考,开始,孔子企图晋升到贵族阶层,后来,他也曾在鲁国出仕,这加深了他对当时社会的进一步认识。从中年时起,孔子就开始收徒授学,以后,在仕途不顺的情况下,孔子更加专意于私学的传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培养了一大批人才,逐渐形成了一个对社会影响极大的儒家学派。以后的历代儒生都遵从孔子的学说,孔子因而也就成了儒家的宗师。
孔子为什么被尊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具体说来,孔子的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也是他被尊为儒家宗师的原因所在:
  
  一、孔子总结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来贵族阶级的统治经验,把它融入到自己的理论之中,形成了个人系统、完备的思想主张。也就是说,他整理了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深入研究了历史与现实提出的政治问题和文化问题,从而以仁和礼为核心,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建构起了儒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具有显着的特色:首先,它注重人的因素,重视“人生”价值,提倡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的独立与完善,主张“仁者,爱人”。第二,具有积极的入世精神,关注现实,关注社会问题,希望社会上下和谐,不仅主张臣民“事君尽礼”“事君以忠”,还要求君上“为政以德”“使臣以礼”。第三,与前者相联系,“以德治国”意味着他看重下层民众的力量,他希望实行“仁政”,主张“使民以时”,爱惜民力,关心人民生计,有一定的民本主义色彩。第四,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有显着的人文主义精神。因此儒家对于文化传统格外进行强调,积极培养人才,发展文化教育。第五,提倡“中庸”“中和”,不仅注重人际和谐、社会和谐,更注重天人和谐、人生自身的和谐。孔子的这些理论,正是整个儒学的理论根基。
  
  二、孔子兴办私学,培养了第一批儒家弟子,并奋力宣传和实践自己的思想主张。孔子以前,学在官府,教育由贵族阶级垄断。孔子作为从贵族阶级没落而来的下层的“士”,他首先举起私学的旗帜,招收弟子,推动了学术下移。这样,文化在民间的传播,冲破了原来由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据说,孔子培养的学生有3000人,其中学有所成的就有72位。孔子教育弟子,总结和创造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教他们学习《诗》《书》、六艺,其目的无非是使他们成为贤人,晋升社会上层,以最终治国、平天下。孔子平时还注意学生性情的培养,增长德行修养,他们讲论学问,相互切磋,随时问难,增加了知识,扩充了经验。有人学成以后,出仕为各地大夫们的邑宰家臣,有人则自己收徒授学。这样,几十年后,孔子及其弟子便逐渐变成一个人才多、势力大的学术集团。孔子以后,他的弟子分散到各地,继续传播和弘扬孔子的学说,使孔子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孔子的思想初步形成以后,他的一生都在为宣传和实践自己的学说而努力。在鲁国,孔子初仕,为中都宰,便使这里“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孔子家语·相鲁》),“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史记·孔子世家》)。他为大司寇,史称“三月大治”,“道无拾遗”。孔子仕鲁,连齐国都感到不安,认为“孔子为政必霸”,说明孔子以道治国十分得力。孔子在齐国时,景公问政,他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希望以礼治国,君臣各安其位,各尽其责。他斥责无道的政治,批评不合礼的行为,即使在周游列国时,也不忘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从而使自己的思想主张在各地产生了影响。
  
  三、孔子整理“六经”,使之成为儒家的经典,这也是孔子对于儒学奠基所作的重要贡献。从早年时代起,孔子便致力于推行自己的主张,然而,他到处奔走,结果却“干七十余君”而不见用。孔子感叹:“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史记·孔子世家》)。于是,孔子想到“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着明者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因此,他便致力于整理古代文献。
  
  孔子整理古代文献的对象主要是所谓“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他对“六经”的整理方式各不相同,分别来说即删订《诗》《书》,修起《礼》《乐》,赞《易》,修《春秋》。《史记·儒林列传》说:“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其于《诗》《书》《礼》《乐》,主要在于重新编订,也就是删除杂芜,选录精华,订正错误,编次顺序。《史记》还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穆,编次其事……故《书传》、《礼记》自孔氏。”相传古代文诰繁多,孔子选取其中数十篇,进行排列整理,这便是《书》,又称《书经》或《尚书》。《诗》亦如此,据说孔子从三千余首诗中进行了去取选择,得305篇,称“诗三百”,对于这些诗,孔子皆能配乐弦歌。孔子对《诗》《书》《礼》《乐》的整理在周游列国时就开始了,而对《易》的研究则是50岁以后的事。《易》为卜筮之书,其中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孔子赞《易》,阐发其中的哲理,成《易传》或称“十翼”,“十翼”即《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文言》。
  
  《史记》《汉书》也说《易传》为孔子所作。至于《春秋》则为孔子所作。史籍中称孔子对《春秋》是“修”,其实,是孔子依据鲁国史籍,按照自己的标准,“笔则笔,削则削”,托古见意,隐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内含了孔子一贯主张的纲常名分和与之相应的礼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