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专制皇朝在皇位继承过程中,母以子贵固然多有,杀母立子的现象也曾存在过。其实此种作法滥觞于西汉之武帝,形成制度的,却是北魏拓跋氏。
汉武帝刘彻是汉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做了五十四年皇帝。然而他在晚年却疑心病很重。在佞臣江充制造的巫蛊事件中,逼得戾太子最后自杀身亡。汉武帝虽有六个儿子,但戾太子死后,因此为嗣君问题伤透了脑筋。最后他只能把眼光锁定在晚年所得的非常像自己的幼子刘弗陵身上,但其时刘弗陵还只有五、六岁,因此他又担心刘弗陵的母亲会专权而动摇刘氏的天下,于是就萌生了这个杀母立子的念头。《汉书》里称武帝在甘泉宫修养,随侍的赵氏(钩弋夫人)因犯过错,遭到武帝斥责。《资治通鉴》记载:“帝谴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叩头。帝曰:‘引持去,送掖廷狱!’帝曰:‘趣行,汝不得活!’卒赐死。”
临终时汉武遗嘱,令立刘弗陵为太子,是为昭帝。钩弋夫人被赐死后,有人对杀其母欲立其子的做法不能理解,《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二·汉纪十四》记载了武帝的一段解释:“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汝不闻吕后邪!故不得不先去之也。”对此,早有论者指出“自古帝王遗命多矣,要未有如汉武之奇者。”(明人张燧《千百年眼》)
北魏(386年-534年)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政权。由鲜卑人拓跋珪所建立,从386年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北魏共享国148年。
汉武帝的偶一为之,到了北魏却成了后庭“故事”。北魏的宫廷为了避免外戚干政、母后擅权,在约120年的时间里一直实施残酷的子贵母死制度。后妃生了皇子,皇子将被立为太子或已立为太子,就会被赐死。但幼龄皇子仍需旁人抚育,因此皇子由乳母看护,将来皇子即位后,便会册封该乳母为保太后。北魏有三种皇太后,一种是皇帝的生母(极少),另一种是皇帝的保姆,还有一种是未曾替前任皇帝生皇子因而存活的皇后。
由于子贵母死制度过于残忍,以致北魏后宫里上自后妃、下至宫人,皆不愿生下皇太子。《魏书·卷十三·列传第一·皇后列传》曰:“而椒掖之中,以国旧制,相与祈祝,皆愿生诸王、公主,不愿生太子。”
下边我们具体看一下北魏那些死于子贵母死“魏故事”(《魏书》中语)的后妃们。
一、道武宣穆皇后刘氏(?~409年),前秦匈奴首领刘眷之女。登国元年,刘氏被选入后宫,起初立为贵人。婚后二人感情很好,生有一女华阴公主,一子拓跋嗣。拓跋硅攻取后燕后,将慕容宝的女儿带入宫中。天兴三年,朝臣提议立后,拓跋硅犹豫不决,最后决定铸起金人者得后位。所谓手铸金人是魏晋以来少数民族中流行的一种用来占卜吉凶的方法,金人的具体铸法现在已不可考。刘氏没有铸成,慕容氏成功铸就,成为北魏第一位手铸金人成功而被立为皇后的女人。天赐六年十月,拓跋嗣被立为太子,随即其母刘氏被赐死。死后一个月,拓跋嗣即位,封其母为宣穆皇后。《魏书·卷十三·列传第一·皇后列传》:“魏故事,后宫产子将为储贰,其母皆赐死。太祖末年,后以旧法薨。太宗即位,追尊谥号,配飨太庙。自此后宫人为帝母,皆正位配飨焉。“《北史·卷十三·列传第一·后妃上》:”道武末年,后以旧法薨。“
二、明元密皇后杜氏(?-420年),明元帝拓跋嗣的妃嫔,太武帝拓跋焘的生母。杜氏初以良家子身份选入太子宫,得到太子拓跋嗣宠幸,408年生子拓跋焘。拓跋嗣即位后,封为贵嫔。泰常五年(420年),拓跋焘12岁的时候杜氏去世。杜氏去世三年后拓跋焘即位,追谥杜氏为密皇后(因拓跋嗣谥号为明元,故称明元密皇后),配祭太庙。《魏书》及《北史》均没有明确记载杜氏是否“以旧法薨”,但是,从以上时间节点上分析,我们仍旧可以得出结论,杜氏死于“魏故事”。
三、太武敬哀皇后贺氏(?-428年),出生良家,因相貌出众,聪颖伶俐被选入后宫,深得太武帝拓跋焘的喜爱,被封为夫人,生子拓跋晃。
后来在神?[jiā]元年(428年)去世。延和元年(432年)正月初一日,其子拓跋晃被立为皇太子,时年五岁。拓跋晃在24岁因被宗爱诬陷,过度忧虑而死,后来被追遵为景穆皇帝。至文成帝拓跋濬即位,贺氏被赠封谥敬哀皇后,配飨太庙。
四、景穆恭皇后郁久闾氏(?-450年代),景穆帝拓跋晃的妃子,文成帝拓跋浚的母亲。年少选入东宫,深得拓跋晃宠爱。太平真君元年(440年),生文成帝拓拔浚。太武帝拓跋焘末年去世,《魏书·卷十三·列传第一·皇后列传》:“真君元年,生高宗。世祖末年薨。”《北史·卷十三·列传第一·后妃上》:“生文成皇帝而薨。”拓拔浚即位,追封其母为恭皇后,配飨太庙。
文成帝乳母常氏,出身辽西,太延年间入宫为婢,被太武帝选为文成帝的乳母。常氏性仁善,对于高宗有养育之恩,因而高宗即位后尊其为保太后,后改封皇太后。
五、文成元皇后李氏(?-456年),南朝宋济阴太守李方叔之女,文成帝拓跋濬的妃子,献文帝拓跋弘的生母。
李氏出生时,有异于常人,她的父亲李方叔经常说她将来会大富大贵。李氏长大以后,姿质美丽。太武帝南征时,他的侄子永昌王拓跋仁出兵到寿春,军队到了李家,因而得到李氏。后来拓跋仁镇守长安,因谋反被诛杀。李氏及家人被送入平城宫。一天,文成帝登上白楼远望看到了李氏,惊为天人。《魏书·卷十三·列传第一·皇后列传》:“高宗登白楼望见,美之,谓左右曰:"此妇人佳乎?"左右咸曰"然"。乃下台,后得幸于斋库中,遂有娠。”兴光元年(454年)七月初五日,李氏生下儿子拓跋弘,随后受封为贵人。
太安二年(456年)二月,文成帝立拓跋弘为皇太子,常太后下令依照宫中旧制,赐李氏死;让李氏详细列举在南方的兄弟和所结拜的同宗哥哥李洪之,都加以托付。李氏到诀别时,每称述一位兄弟,就捶胸痛哭,自杀而亡。《北史·卷十三·列传第一·后妃上》:“太安二年,太后令依故事。令后具条记在南兄弟,及引所结宗兄洪之,悉以付托。临决,每一称兄弟,拊胸恸泣,遂薨。”拓跋弘继位后,追谥其母为元皇后,配飨太庙。
六、献文思皇后李氏,中山安喜人。父李惠,官拜南郡王。李氏姿德婉淑,容貌美丽。年十八,选入太子拓跋弘东宫。拓跋弘(显祖)即位,被封为夫人,生子拓跋宏(高祖)。皇兴三年(469年)六月,拓跋宏(高祖)被立为太子;按“魏故事”李氏被赐死,左右侍从莫不为她惋惜。《魏书·卷十三·列传第一·皇后列传》:“皇兴三年薨,上下莫不悼惜。”承明元年追谥为思皇后,配飨太庙。
七、孝文贞皇后林氏(?-483年),又称林废后,孝文帝元宏少年时候的妃子,废太子元恂的母亲。
林氏的叔叔本来是保太后常氏的大太监,官至尚书,她的父亲林胜也因此做了太守。林氏容色美丽,深为高祖元宏宠爱。482年给元宏生下了长子元恂。由于元恂将被立为储君,林氏于太和七年依旧制赐死。元宏性情仁厚,恳求祖母文明太后(冯太后)留她一命,文明太后未同意。林氏死后被追封为贞皇后。太和十七年(493年)七月,元恂被立为皇太子,498年因罪被废太子位,不久又被元宏赐死。次年十月,已经死了多年的林氏被追废为庶人。
八、孝文昭皇后高氏,出生于高句丽,父亲高扬,母亲盖氏。是北魏孝文帝元宏的贵人、宣武帝元恪之母。
高氏年幼时曾梦见被日照灼身,被认为是成为帝母的预兆。高家移居至中原后,有人向冯太后进言说高氏颇具姿容与德行,适合选入後宫。冯太后亲自前往面见後,感到相当惊讶,便让她入宫,成为孝文帝的贵人,这时她十三岁。
她相继为孝文帝生下两子一女,即元恪(宣武帝)、广平武穆王元怀和女儿长乐郡长公主元瑛。497年暴卒于宫中,一说是被孝文帝的妃子冯昭仪派人杀害,亡年二十九岁。其子元恪后来娶她的侄女高英为皇后。
北魏的子贵母死制度止于宣武灵皇后胡氏。
宣武灵皇后胡氏(?-528年),司徒胡国珍之女。胡氏容貌德行俱佳,宣武帝听说后,就召进后宫。当时宫廷之中,妃嫔们相互祈求祝祷,都希望生诸王、公主,不希望生太子。仅胡氏常对夫人等说:“天子怎可独独没有儿子,为什么畏惧自己的死而使皇家不养育嫡长子呢?”510年(永平三年)三月十四日,胡氏生下皇子元诩,被升为充华。512年(延昌元年)十月十八日,元诩被立为皇太子。胡氏多亏朝中大臣刘腾等从中相助,不但没有遵照旧制将她赐死,反而晋封为贵嫔。
515年(延昌四年),宣武帝去世,元诩即位,是为孝明帝。尊胡氏为皇太后。由于元诩年幼即位,胡太后两度度临朝听政,擅权枉法,和宠臣秽乱宫廷,致使朝政荒废,文武官员人心涣散,各地叛逆作乱。北魏在之后分裂为东魏、西魏,盖源起于此。
528年3月,孝明帝元诩突然去世,胡太后立年仅3岁的元钊为帝,天下因此震惊,认定太后害死孝明帝,大将尔朱荣遂带兵讨伐。5月17日,尔朱荣将幼主元钊和胡太后沉入黄河。
当年道武帝拓跋珪对其子拓跋嗣言:“昔汉武帝将立其子而杀其母,不令妇人后与国政,使外家为乱。汝当继统,故吾远同汉武,为长久之计。”子贵母死制度在北魏实行了约120年,至宣武帝元恪未赐死胡充华,反被其祸乱国家,活生生的事例印证了残酷制度在北魏的必要性,历史就是这么的吊诡!
《魏书》在评价这段历史时说:“钩弋年稚子幼,汉武所以行权,魏世遂为常制。子贵母死,矫枉之义不亦过哉!高祖终革其失,良有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