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燕国有一位少年,他的家境很好,长得也很标致,但是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信心,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差,为此他变得很忧郁。
这个少年总是看见什么就学什么,但学会了这样就忘记了那样,没有做好过一件事情。他经常感到非常困惑,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做什么。久而久之,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不该这样走路,他觉得自己现在走路的姿势太难看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听到几个人聊天,其中一个人说邯郸人走路的姿势非常美。他就想上前打听清楚,但是没想到那几个人看了看他,大笑一阵就走了。
从此以后,他每天都在想邯郸人到底是怎样走路的。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拿了些钱就跑到遥远的邯郸学习怎样走路。
他到了邯郸以后,整天站在街上仔细研究邯郸人怎样走路。他觉得邯郸的小孩走路很活泼,于是就学小孩走路;他看到老人走路很稳重,于是就学老人走路;他看到妇女走路很优雅,于是就学妇女走路。但是,他模仿了很久,一直都学不像。他想可能这是因为没有忘记以前走路的姿势,于是,他下决心要忘掉自己以前是怎样走路的。但是,又过了很久,他还是没有学会,同时,钱也用完了,他只好放弃学步,准备回家。可是,他把以前走路的姿势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走路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家。
勤于向别人学习是值得肯定的,但学习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短处,千万不能生搬硬套,刻意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