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书记载:远在春秋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运用晷(guǐ)测量日影的办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到了公元前200年的秦汉时代,又确立为二十四节气,其中便有了清明节。
不少地区又把清明节称为寒食节、祭祀节。寒食应当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由于时间相近,人们便习惯地把两个节日当成了一个节日。
寒食节的由来取意于春秋时期的晋文公悼念功臣介之推的故事:晋文公重(chāng)耳早年在外颠沛流离,介之推和他患难与共,相伴十几年忠贞不二,最艰难的时候,曾割下自己腿上的肉让重耳充饥。后来,重耳当了君主,要重赏有功之臣,谁知介之推蔑视权贵,隐居深山,过着清贫的生活。重耳寻找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逼介之推出来。面临大火,介之推仍不下山,最后紧抱一棵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百姓为纪念介之推,每年冬至后的第105天,即介之推被焚日,定为寒食节,家家户户禁烟火,吃三天寒食。
介之推被火烧死,《左传》、《史记》都有记载。
清明节流传下来,又成为我国人民追念先人,祭扫墓地的风俗节日。